三峽老街的風情



三峽老街的風情
在在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旅人們
雖然我們沒經歷過舊時風華
遙想當年的熱鬧與繁華也不錯
來訪的人們
仍可由街道、建築、文獻窺知一二
從國道3號下三峽交流道沒多久就到了
便利的交通帶來了更多的人潮
三峽國小停車場有車位
也由於三峽老街附近街道都不算寬闊
一到假日塞車情形難免
大家也要有多點耐心囉~
一路都是路人的焦點呢!
來到三峽老街的民權街上
便是全台保存最完善的老街區
至今仍保留著從日治時期的風貌
當年的染布、木業等商業活動的繁華
現在則由觀光遊客的熱鬧所取代
以另一面風貌
繼續寫著老街的歷史
長約260公尺的街區
融入了些許中式風格的歐風建築
比鄰座落在街道兩旁
風格整齊劃一就如同時光倒流般讓人遙想著舊時風華
屋頂上的女兒牆有的實心、有的簍空
三峽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主要在民權街一帶。老街始創於18世紀中葉,曾於1895年遭日軍焚毀,
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大正5年(1916年)開始,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力主導下,
由住民自費將傳統街屋形貌改造為仿歐風立面,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
建構當時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及漢人文化圖像。
目前老街風貌大致上保留日治時期原貌。
2007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全球建築金獎(FIABCI Prix d`Excellence Award 2007),
「三峽老街改造」獲得公共部門暨特殊建築類全球傑出建築金獎亞軍,成績斐然。
三峽老街被列為三級古蹟,但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因此老街的保存岌岌可危

三峽老街街區管理委員會及鄰近國立台北大學之學生反彈。
該路段為2006年由臺北縣(現為新北市)政府委任華梵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徐裕健建築師進行傳統建築風貌保存、
原樣復舊及景觀道路改善之工程中之一段。當時由建築團隊與地方人士、文史工作者討論多年後設計監造而成
此次拆除長度約30公尺,石板路以青斗石及花崗石為鋪設而成,另有30片公共藝術文化鑄鐵雕板被刨除,
其中5片刻有李梅樹畫作(含《清溪浣衣》、《三峽後街》等),其他雕版亦呈現老街與鄰近鳶山的歷史。
其內容如地方特色名產金牛角、三峽傳統產業藍染、煤礦、樟腦及茶業之發展歷程等
4月7日,三峽區長陳健民坦言工務課有疏失,並希望將鐵磚改立於長福橋兩側,成為公共藝術,
讓遊客易於拍攝、認識地方文化。區公所於4月8日下午召開協調會,但部分文史工作者認為為時已晚,
以拒絕出席表示抗議。而現場參與人員與里長起口角,會議最終不歡而散。
地方人士於4月10日成立「三峽文資守護聯盟」,並發表聯盟成立宣言
李梅樹紀念館也發表聲明表示,將拒絕出席未來公部門所舉辦之老街百年活動,
並不排除向區公所提出告訴另外,針對區公所考慮將鐵磚改置於「長福橋」展示一事,
李梅樹紀念館亦聲明反對,且將收回鑄鐵板之圖像授權,不排除行使法律追訴權。聲明亦指出,
長福橋正是30多年前另一件公部門不顧民意錯誤建設,當年李梅樹就曾反對該址興建此橋在當地民眾及文史工作者的強烈反彈下,
新北市長朱立倫於4月12日市政會議中承認此次拆除工程是一個「不幸的錯誤」,
並指示後續將交由文化局、民政局及三峽區公所等協同處理